close

 

 

什麼是低放射性廢棄物(核廢料) 

?? 

   

 

 

小知識(一):關於輻射與放射性 

★什麼是輻射? 

 

(游離)輻射是一種能量,它的傳遞方式與光線類似,但以肉眼無法看見。由於 

部分的(游離)輻射能量較高,當生物細胞受其照射時可能使生物細胞壞死,因 

此需要避免受到照射。 

 

★什麼是放射性? 

 
   
放射性是指放射出(游離)輻射的性質或能力,許多自然界中的物質與人造物質 

􏰀具有放射性。例如產於北投溫泉區的天然礦石「北投石」就具有微弱的放射性, 

常被做為建材的「花崗石」、「大理石」也具有微弱的放射性。相較於自然界中的 

放射性物質,有些人造的放射性物質放射性較強,必須要小心管理,才不會對人 

與生物造成傷害。 

 

 
 
 
 

1-1

 

放射性廢棄物的分類 

 

放射性廢棄物指「本身具有放射性物質」或「遭受放射性物質污染」的廢棄 

1。其依照廢棄物的放射性強弱,可分為高放射性廢棄物與低放射廢棄物2。高放 

射性廢棄物,指決定廢棄的用過核燃料或將其再處理後所剩的第一次萃取殘留液 

3 

。低放射廢棄物則是指除了高放射性廢棄物以外的所有放射性廢棄物,它有許多 

來源,包括核子反應器零件,以及接觸過輻射的保護衣、鞋等的廢棄器具,另外 

包含一些與核子反應器無關的廢棄物,如醫療廢棄物等皆屬於此類4。但有人認為 

不􏰂接近反應爐的一些替換設備(如冷凝水鋼架),放射性非常高,應該視為「中 

放射線廢棄物」,但在台灣的分類中,被視為低放,對這樣的分類方式有所疑慮。 

 

1-2   低放射性廢棄物 

 

 

俗稱為「核廢料」的低放射性廢棄物,顧名思義含有放射性物質,其中以鈷 

60占大部分的比例,但它的半化期只有5.27年。低放射性廢棄物內的關鍵放射性 

物質是鍶90和銫137,它們的半衰期分別為28.79年和30.07年,所以其放射性在 

 
 
 

目前低放射性廢棄物 

目前低放射性廢棄物 

目前低放射性廢棄物 

 

 

我國目前擁有三座核能電廠,這些由核能電廠運轉所產生的低放射性廢棄 

物,目前􏰀存放在各電廠倉庫以及蘭嶼貯存場10。其他由醫院、農業、工業、學術 

研究等單位所產生的低放廢棄物處理,則由核能研究所負責處理、貯存11 

 

 

 
 

台電核能電廠內廢棄 

台電核能電廠內廢棄物的貯存 

 

 

核一廠興建完成貯存容量23,000桶之1號廢棄物貯存庫,已於19986月運 

轉;核二廠興建完成貯存容量40,000桶之2號貯存庫,已於19967月正式啟用。 

此外,為因應未來貯存需要,核一、二廠新建之貯存庫,已分別於20071月及 

20065月正式啟用,核三廠新建之貯存庫將於2010年完工。 

 

2009年 

年年 

12月核能電廠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現況表 

月核能電廠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現況表 

月核能電廠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現況表 

月核能電廠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現況表 

廠別核一廠核二廠核三廠合計 

貯存量 41,588 48,180 7,707 97,475 

單位:桶(每桶55加侖,約208公升)。資料來源:原子能委員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提供 

                    

                    

如果預估至2049年核四場停止運轉12,我國會有多􏰂低放射性廢棄物需要貯 

                    

存?以核能電廠的發電機組運作年限之假設(40年)作為期限,計算到2045年, 

在核能電廠八組機組運轉下(含核四廠)的廢棄物產量,與其他的來源的產量加 

總,產生的低放射性廢物總數量共約97.1萬桶。估計核能電廠除役拆除,拆廠廢 

棄物將產生約64.5萬桶的低放射性廢棄物。13 

 

核一、二、三、四廠及其他各界既有及預估未來將產生低放射廢棄物總量表 

單位:桶(每桶55加侖,約208公升)。資料來源:行政院蘭嶼貯存場遷場推動委員會14 

 

 

 

 核能電廠其他各界合  計 

運轉廢棄物 257,000 36,000 293,000 

拆廠廢棄物 645,000 33,000 678,000 

合  計 902,000 69,000 971,000 

                     

  

 

第肆章 

 

 

低放場址的影響 

 

 

影響( 

(( 

 

):環境與健康議題 

 

 

世界各國的處置場皆採「多重障壁」的設計概念,利用工程障壁及天然障壁 

多項的防護措施,以期隔絕放射性廢棄物於人類生活環境之外。並且處置場經適 

當選址,藉由地質條件吸附極微量的外釋核種,使放射性衰減到符合天然背景值 

的程度。藉由現代科技的支持,如果願意付出成本與代價,只要廢料處理得宜, 

再藉由工程掩體的障壁,低放核廢料確實有可能降低對我們的生活造成汙染的風 

險。然而,處理過程與工程還需要適當的選址來配合,因此地震、後火山活動、 

地下水條件與地質型態等因素必須慎重考量;若是場址位置位於天然風險極高的 

地區,則再完美的專業技術,終究也是枉然。同時,我們也必須考量人為疏失與 

其他可能性,如運輸意外、外人入侵場址、火災或是停電等等,考量的同時也必 

須想出一套因應之道、配套措施。如此一來,放射性的安全才能使當地民眾感到 

信任與安心,而我們周遭的自然環境被破壞的風險也才得以降低。 

 

 

生活中的輻射 

生活中的輻射 

生活中的輻射 

生活中的輻射 

 

人類自古以來就生活在充滿天然輻射的環境當中。天然輻射的來源包括了: 

來自外太空的宇宙射線、地表輻射、土壤、岩石中極􏰂數天然元素衰變後產生的 

放射性氣體,而這些天然輻射會藉由食物與呼吸進入人體43。另外,隨著地質、緯 

度、海拔的不同以及居住、飲食習慣的差異,人體所接受到的天然輻射量也會不 

44 

 

除了天然輻射外,某些人類活動也會產生具有輻射的環境,如醫療用的X光、 

核能發電廠及研究用反應器、核子武器等等。此外,輻射在民生與工業界的應用 

也非常的普遍,諸如鋼鐵、石化、資訊電子、建築、造紙業等45 

 

 

小知識 

 

另外,從輻射屋的觀點與案例來看輻射對於人體的傷害,依國內輻射屋低劑 

四) 

量游離輻射研究發現,遭汙染民眾有癌症增加、慢性疾病惡化及小孩發育障礙等 

健康影響501992(民國81)八月,台北市龍江路民生別墅被發現為工業用鈷六 

十汙染的輻射屋後,台灣陸續發現超過一百八十棟的輻射汙染建築物,粗略估計 

暴露人數達一萬五千多人51,影響偏及全台約165852。至2001(民國90)底已 

有八十九人確定罹患癌症、其中有四十人已死亡,到2002(民國91)三月底,確 

定罹患癌症的人數則已經增加到一百四十一人53 

 

 

)) 

:輻射與癌症 

輻射與癌症 

輻射與癌症 

輻射與癌症 

 

根據陽明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教授張武修(現為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 

系教授)1993年至2000(民國八十二年至八十九年)的研究初步發現,處於 

長期的低劑量輻射暴露,男性罹患甲狀腺癌、惡性淋巴瘤、血癌有明顯較高的 

趨勢,女性也明顯較易罹患甲狀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兩性的罹癌 

趨勢在統計上均達到顯著相關。 

 

 
 
 
 

知識 

 

)) 

: 環境背景輻射與管制標準 

環境背景輻射與管制標準 

環境背景輻射與管制標準 

環境背景輻射與管制標準介紹 

介紹 

介紹 

介紹 

  

 

 

台灣民眾生活中的輻射劑量值如後,核子醫學治療每次約5000豪西弗、醫院 

電腦斷層掃描每次約10豪西弗、胃部X光照射一次約2.5豪西弗、胸部X光照射 

一次約0.1豪西弗、北投地熱谷天然背景每年約3.3豪西弗、台灣地區天然背景 

輻射每年約2豪西弗。廢料處置除了採多重障壁安全防護設計外,處置設施之運 

轉、封閉及監管也必須符合安全的管制標準,低放處置設施對設施外一般人所造 

成之個人年有效劑量,不得超過0.25毫西弗。

 
 

後火山活動 

 

     

由於火山活動可能破壞場址,其附近的破碎地帶發生的熱水活動也有可能加 

速外洩的放射性核種在地下水中的傳輸。因此儘管台灣的火山地區在歷史上並無 

噴發記錄,但龜山島、大屯山地區仍有熱泉、硫氣孔或噴氣孔,因此場址應避開 

這些後火山活動還相當活躍之地區64 

 

3-3 地下水與地質 

 

 

放射性物質從貯存場跑到自然界的最重要途徑便是地下水65。貯存於處理廠內 

的物料桶,經過長時間的存放,難免發生鏽蝕或是破裂的情形,當雨水或是地下 

水侵入設施內,與暴露出來的廢料接觸,放射性物質便有可能跟著地下水流出, 

進而釋放到外界,嚴重時可造成地下水汙染。 

 

也有學者提出,放射性元素如銫與鍶從水泥塊中被水溶解出來的速度很慢, 

有可能水已經流動1000公尺,放射性物質才移動1公尺,因為土壤或岩石本身的 

化學成分很容易放射性物質抓住,而且地下水由下而上的移動是不太可能的66。等 

到這些元素進入人類範圍時,其放射性已經差不多接近零而無害於人體了。然而, 

CNN也曾經報導,有學者發現,植物分解後所產生的一些物質,可以與放射性物 

質緊密吸附,使其無法像原先認為的被吸著在土壤之中,進而加速汙染的擴散速 

度。但這些學者也無法確定這樣的現象是否放諸四海皆準,因為他們的實驗缺乏 

其他地區的資料67 

 
 
 

颱風 

 

 

颱風除了強風之外,其主要的災害通常􏰀是由強大的降水所造成的。大量的 

雨水在台灣經常帶來嚴重的水患,在平地為河川氾濫,在山區則是形成山洪暴發、 

土石流與走山等情形。因此日本六所村在考量場址的設置時,便考量了周邊颱風 

歷史紀錄69。若處置設施位於地底下,則可以不用考慮風速所帶來的傷害,但仍須 

考慮降水所帶來的風險。澳洲的低放處置設施,其地表排水設計的考慮也包括了 

在地面開挖適當的坡度,以防止百年頻率的洪水氾濫進而淹沒處置區,致使設施 

會毀壞、物料桶遭沖走或是雨水大面積接觸暴露之的廢料70 

 

3-5動物入侵 

動物入侵 

 

 

由於生物來自四面八方,如何防範生物入侵貯存場址便成為需要關心的課題之 

一,否則動物的活動很有可能會將放射性物質帶進人類的生活環境之中。譬如, 

澳洲在設計處置場時,便有考慮到動物的入侵,因此他們除了在地表建有圍牆, 

也設計了能阻止掘穴動物侵入之小礫石層71 

 
 
 

知識 

 

:地震威脅處理場址的例子 

地震威脅處理場址的例子 

地震威脅處理場址的例子 

地震威脅處理場址的例子 

 

地震威脅處理場址的例子,曾經出現在離台灣不遠的日本。2007716 

日,日本發生芮氏規模6.8的大地震,距離震央不到10公里的東京電力公司柏 

崎刈羽核能發電廠受到嚴重影響,發生了火災、輻射水外洩等意外狀況。此外, 

廠區內有一百個存放核廢料的儲存鐵桶發生傾倒的情形,其中有許多封蓋被掀 

開,經過一天後才發現。 

 

資料來源:2007718日。自由電子報。 

 
 

地下水與地質 

 

 

放射性物質從貯存場跑到自然界的最重要途徑便是地下水65。貯存於處理廠內 

的物料桶,經過長時間的存放,難免發生鏽蝕或是破裂的情形,當雨水或是地下 

水侵入設施內,與暴露出來的廢料接觸,放射性物質便有可能跟著地下水流出, 

進而釋放到外界,嚴重時可造成地下水汙染。 

 

也有學者提出,放射性元素如銫與鍶從水泥塊中被水溶解出來的速度很慢, 

有可能水已經流動1000公尺,放射性物質才移動1公尺,因為土壤或岩石本身的 

化學成分很容易放射性物質抓住,而且地下水由下而上的移動是不太可能的66。等 

到這些元素進入人類範圍時,其放射性已經差不多接近零而無害於人體了。然而, 

CNN也曾經報導,有學者發現,植物分解後所產生的一些物質,可以與放射性物 

質緊密吸附,使其無法像原先認為的被吸著在土壤之中,進而加速汙染的擴散速 

度。但這些學者也無法確定這樣的現象是否放諸四海皆準,因為他們的實驗缺乏 

其他地區的資料67 

 
 
 
 
 

知識 

 

:動物入侵的例子 

動物入侵的例子 

動物入侵的例子 

動物入侵的例子 

 

英國便曾經發現,鴿子傳播放射性汙染物的案例。在英國某處理廠,鴿子吃 

了處理廠的汙染物後,就排泄在公園的草地上和鄰近的屋頂,而當地居民把公園 

除下來的草和鴿子糞便做成肥料,供附近的菜圃施肥。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放射 

性核種便藉由動物來到了人類的生活範圍。 

 

資料來源:翁寶山編著 (2006) 台灣放射性廢棄物史話,台北: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放射性物料 

管理局。 

 
 
 

 

 

人為風險 

 

   

  除了上述的天然因素,人為因素也有可能導致放射性物質暴露的風險。以下便 

羅列出可能的人為因子。 

 

4-1車禍 

 

 

在國內運送時,為避免白天期間人車出頻繁與擁擠,以利於掌握狀況及增加 

運送的安全性,因此運輸的時段為夜深人靜的午夜零時到清晨五時。運送成員由 

核子燃料專業人員擔任。運輸車隊駕駛除了必須是技術優良的專業駕駛,並且經 

過事前的輻防訓練,同時車隊並有經驗豐富的車長指揮,以應付各種緊急突發狀 

況的發生72 

小知識 

 

○○ 

○一核廢料車墜河翻覆事件 

一核廢料車墜河翻覆事件 

一核廢料車墜河翻覆事件 

一核廢料車墜河翻覆事件 

 

1999(民國88) 91日,台電核一廠發生核安事故。載滿核廢料的大 

型卡車在行經台北縣石門鄉乾華溪檢查哨時,翻覆溪底。31桶裝有核污染鋼架 

的廢料桶全部掉落溪中,並有兩桶污染鋼架散落在溪水裡。經原子能委員會及 

台電派員緊急戒護及處理後,直至下午4時才從溪底撈起所有廢料桶,運回核 

一廠廢料倉庫貯放。(參見88.9.2中國時報) 

 
 
 
 
 

依照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網站所載,1999(民國88)92日公佈之〈核 

一廠廠內搬運廢料發生意外事件之檢討結果〉一文,其事件內容如下: 

 

九月一日上午,核一廠承包商駕駛廢料運送車,載運31桶核一場二號機拆 

換下來的格架金屬(裝桶前先經清洗除污,屬輕微污染之廢鐵金屬),運送至一號 

貯存庫貯存,駕駛下車進入管制站,未將手剎車拉到底且未上檔,加上停車位 

置的設計上有潛在缺陷、加上此次載重超重4.9噸,致使運送車順坡滑入乾華 

溪中。當日上午,核一廠相關單位人員於現場進行輻防管制及環境偵測,並通 

報原能會。下午運送車及廢料桶全數移至一號貯存庫存放。有四桶桶豪、六桶 

桶體有碰撞凹陷現象、其餘桶體完整僅有輕微擦痕1 

 

廢料桶吊離現場後,原能會人員立即於現場進行取樣,並送往核能研究所 

進行分析, 環境輻射偵測顯示為自然背景值。次日上午,原能會再派員於事件 

現場詳細複測,確定輻射劑量均為背景值。原能會於核一廠出水口監測器之紀 

錄,以及乾華溪水樣及出水口海水樣分析結果,確認並未有放射性污染排入海 

中。此次事件並無人員受傷,環境亦未受污染,依國際核能事件分級制度,屬 

於零級異常事件。依「核能電廠違規事項處理要點」之規定,此次事件係屬環 

境上有潛在不良影響的五級違規事項,但因涉及人為疏失因素,故加重其違規 

處分等級,判定為四級違規事件。 

資料來源:原子能委員會網站_訊息公告 

http://www.aec.gov.tw/www/news/article.php?id=197&seledtype=2 

 

 
 
 

外人入侵 

 

廠址應進行適當期間的監管作業,以防止一般民眾無意的佔用或侵入處置 

場。而過去開發的能源區或是礦場,往往因為開發工作而破壞了天然障壁或加速 

地下水流。未發現而有經濟價值之能源及礦區也許不至於在監管期間內造成困 

擾。但為了避免因經濟誘因所招致的不知情開發,場址應避開已知或有經濟潛力 

的天然資源區75。除此之外,也應防止不知情的民眾進入場址內進行挖井、耕作等 

活動76 

 

4-5 火災

 

處置場有可能因為天然因素、人為因素與其他不知名原因發生火災的意外77 

 

     4-6 廢料桶腐蝕 

 

 

如前所述,物料桶經長期存放之後,難免發生鏽蝕的情形。廢料桶蝕毀,廢 

料廢棄物因細菌的分解作用產生氣體,此氣體中有小部份具有放射性78,因此處置 

                    

                    

                    

                     

  

 

 

4-7恐怖份子 

 

 

運送過程或是處置場一旦遭到恐怖份子襲擊,則物料便有暴露在外界的風 

險。美國便有人擔心運送到內華達州的核廢料會成為恐怖份子攻擊的目標79。綠色 

和平也曾經提出經由海路運送的核廢料一旦碰上恐怖份子,將顯得脆弱而不堪一 

擊,因此他們反對以船運的方式,運輸核廢料8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 valenk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