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11年5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附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研究指出,使用無線電話導致膠質瘤(惡性腦瘤)的風險增加,而這跟手機使用有關。IARC主席、南加大流行病學家薩梅特說,手機重度使用者(指10年間平均每天使用手機30分鐘)罹患腦瘤神經膠質瘤的風險增加40%。

10多個國家的30多位專家因此建議,應將射頻電磁輻射(手機屬於射頻電磁輻射)列入「2B可能致癌物」。這是繼2007年IARC將極低頻電磁輻射歸類為「2B級可能致癌物」後,再將射頻電磁輻射列入。(註)

電磁輻射 看不見的塑化劑

而最近引發社會恐慌的塑化劑也是「2B級可能致癌物」。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陳椒華形容電磁輻射是「看不到的塑化劑」。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全台各地電磁輻射受害者,4日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要求環保署應將電磁輻射的名稱從現在的「環境建議值」修正為「瞬間暴露值」,同時告知民眾目前的「環境建議值833毫高斯」並非安全值,政府有責任保護人民健康,訂定預警措施,避免民眾受電磁輻射危害。

立委田秋堇在記者會中指出,最近國人聞塑化劑色變,但卻讓我們的孩子一直帶著手機。她的小孩在加拿大念書,發現當地小孩很少有手機的,這是國家衛生單位要求,台灣民眾應檢視身邊的致癌物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 valenk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