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新奇~科學~ (7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手機電磁波到底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長期以來學界沒有定論。現在已經有定論了,海韻生技與大家一起分享。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最新主張指出,包括手機在內的無線通訊設備所產生的電磁波可能致癌,因此有必要對使用行動電話和罹患癌症風險的關連進行密切追蹤。

目前全球行動電話的用戶數量已達50億,加上社群網站與智慧型手機的多元應用,使得用戶增加使用時間,甚至形成依賴心理。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邀請來自14個國家、31名科學家組成專家小組會議,在經過一周的論證後表示,使用行動電話可能構成致癌風險,而這也是世衛首度對此議題明確表態。

小心,打手機可能會增加罹腦癌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顧問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指出,使用手機可能增加罹腦癌風險,手機應列入與殺蟲劑DDT、汽車廢氣同級的「可能致癌因子」。  

 

 

專家促列第二級B類可能致癌因子

專家建議,以簡訊或免持裝置取代直接將手機拿在耳邊講電話,可降低手機輻射暴露量。這是目前針對手機是否增加罹癌風險的所有相關文獻,所做的第一份科學評估。

由三十一名來自十四國的科學家組成的IARC,會後宣布因手機產生的無線射頻電磁場可能致人罹癌,專家認為應將其列入該組織致癌物分級表的第二級B類(Group 2B)「對人類為可能致癌因子」。

 

 

 

 

最重度使用者罹膠質瘤風險增40%

IARC並未進行新的研究,而是評估既有的流行病學研究成果。IARC主席、南加大流行病學家薩梅特說,資料指出手機使用者罹患惡性腦瘤「膠質瘤」增加,尤其是其中兩份時間橫跨十年的最大型相關研究顯示,「最重度使用者」罹癌風險更高,這些研究部分個案在十年期間平均每天使用手機三十分鐘。國健局癌症防治組組長孔憲蘭補充,根據IARC去年發表,最重度使用者罹患腦瘤神經膠質瘤的風險增加四十%。

報告主筆史特拉夫指出,證據顯示膠質瘤和非惡性的聽覺神經瘤罹患率增加,「但目前並未明確證實使用手機確實致人罹癌。」「如果用簡訊、或者免手持裝置通話,很明顯地可降低暴露量至少一個級數」,或者十倍。

IARC致癌物分級表根據對人類致癌風險,從高到低分為一到四級共五類,第一級為確定致癌因子,如戴奧辛、石棉,第二級A類為很可能致癌因子,第二級B類為可能致癌因子;第二級B類包括DDT、汽車廢氣、鉛等二百四十種物質,其中有兩種人們熟悉的食物:醃漬蔬菜和咖啡,這兩種食物也被無線通訊產業團體「全球無線通訊產業協會」(CITA)拿來反駁IARC的結論。目前全球共有五十億台手機在使用中

 

 

兒童禁止使用手機?

英國、德國,限制十四歲以下兒童禁止使用手機,以免危害健康。

手機發射出的電磁波,和微波爐類似,原則上不會直接破壞細胞染色體,但手機使用時會放射頻率能量,間接影響染色體和細胞的新陳代謝,進一步造成病變;目前懷疑與腦神經膠質瘤較有相關,過去英國曾研究發現,使用手機超過十年,罹患腦瘤的機率增加。

小孩使用手機比成人更危險,研究發現,手機發出的電磁波可穿入成人頭蓋骨一公分內,但卻會「穿透」在發育中兒童的頭部,影響更大,家長太早讓孩子天天使用手機,其實是害了他們。

如何避免手機的危害?

民眾可改用低能量或功能較簡單的手機,因為,越是功能複雜的手機如Iphone及三G手機,發射的電磁波越強,民眾接收時可改用免持聽筒,避免長時間講手機,以減少對身體的影響。

 

 

 

 

 

 

 

 

cj valenk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法國《科學與生活》月刊2001年10月文章題︰電磁波戰爭是否會發生?

  原文提要︰電磁波“干淨”、高效、隱蔽、無聲……電磁婆已引起了軍人
們的極大興趣。在實驗室里,這種“未來的戰爭”實際上已經開始了。

  未來新型士兵

  請設想一下這樣的士兵︰他們身上配備著電子儀器,身穿完全能低御化學
制劑或細菌制劑侵害的連衣被,頭上戴著內部有屏幕的紅外線頭盔(頭盔內屏
幕上可以顯示士兵所處的實際位置,並能顯示出士兵射出的槍彈的軌跡),手
臂上端著激光步槍或微波手槍(激光步槍或微波手槍可通過衛星與指揮中建立
聯系)。今後20年內,現在還只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這種可怕的步兵將會出
現在戰場上。

  自冷戰結束以來,軍事領域在戰略戰術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由于將導致
出現上述這種新型士兵。特別是在美國、自從與東方集團下在面沖突的幽靈消
失以後,科技的發展和武裝力量擔負的新任務(干預或維和),徹底改變了人
們對安全環境的理解方式。在美國,人們都在談論未來戰爭問題。

  關于之種“未來戰爭”所使用的可怕的武器,人們在幾十年以前就已經在
著手研制(特別是在美國和俄羅斯的實驗室里)。武器之一是“定向能量”武
器。這種武器能發射電磁波或微料一陣子,目的是從遠距離使敵人失去抵抗力
量但又不破壞有關地區的經濟,制造垃極但又不造成環境污染。

  電磁殺人武器

  電磁武器同常規武器相比有三大不同。傳統的武器是借助火藥和燃燒所產
生的化學瓜,而得到發射物所需要的推動力。而電磁武器的推動力,則來處三
種發生器(化學的、電磁的、熱力的、光電池的、甚至熱核的發生器)。在新
的武器呂,發射手是“非物質的”和自動推進的,子彈和炮彈將退出歷史舞
台。今後,威脅將來自電磁波或粒子束,“大炮”將會像一根天線。在電磁波
武器中,發射物飛行的速度就是電磁波的運行速度,即光速(約每秒30萬公
里),這是最快的導彈也無法比擬的。傳統的武器是按口徑登記分類的,電磁
武器則可以按所發射電磁波的波長或頻率來分類。

 

 

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對低頻非離子輻射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
發現,電磁武器的磁場能產生嚴重的影響(特別是對人的心髒能產生嚴重影
響)。

  當時,在殺人武器的競賽中,甦聯人也不甘落後。1989年11月,美國一
家雜志刊登了葉利欽的講話,葉利欽在講話中承認克格勃曾研究過超低頻電磁
殺人武器(這種武器可遠距離使人心髒停止跳動)。


  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軍人們關心的問題。據歐洲專家達尼埃爾‧德普里斯
說,超低頻發射裝置需要消耗許多能量,安裝工作很復雜,只有像美國、俄羅
斯或中國這樣的幅員廣闊的國家才能擁有,並且主要是用于國內。

  這表明,這種武器可以民用,也可以軍用。在美國,這種武器的研究是在
國防部和司法部合作的背景下進行的。這使人權和公民權捍衛者們深感不安
(一些噩夢般的研究計劃使他們感到怕恐)。1996年,美國空軍的一個研究
機構頌了一份資料。該資料說︰“我們可以考慮開發電磁能源。電磁能源可與
人體結合從而阻止人體的肌肉運動,控制人的情緒和動作,催眠,干擾人的短
時記憶和長時記憶……這就能開發人的新能力,開發出的新能力可以用于武裝
沖突,恐怖主義活動或動持人質的活動中。”

  但法國專家貝爾納‧韋雷並不感到擔心。他說︰“研制電磁武器主要是要
找到摧毀物質目標(特別是電子目標)的新手段。人體具有良好的抵御電磁場
的能力。”他認為,微波的最可能的用途是探測人的行蹤,通過把電子元件值
入人體的皮膚下,就可以跟蹤這個人。至于通過電磁場控制人的精神活動,現
在這還屬于科幻範疇。

  但電磁武器的用途並不僅限于此。有一種電磁武器叫“殺傷雷達”,它使
用的頻率是射頻、超高頻或微波。在正式的場合,發射功率特別強大的“殺傷
雷達”針對的目標是物質,但也完全可能被用來對付人……在20世紀80年代
的初期,前甦聞的20來家國家級研究機構曾參與研制人為攻擊目標的射頻/超
高頻發射裝置(確定或調整電磁波的頻率,以攻擊人的某個組織或器官)。

  1962年,“莫斯科信號”事件暴露了甦聯的秘密。當時,美國當局發
現,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正處于高水平的電磁波影響之下。那些電
磁波是從離大使館不遠的地方發射的。美國花了10來年的時間才弄明白,原
來甦聯人是想通過這種“信號”使美國使館工作人員在身體和精神上發生某種
變化。那麼,微波會對人產生什麼不良影響呢?電磁波能量容易集中在人的大

 

腦、脖子、胸部和生殖腺,並產生不良的影響。

 

 

 

 

 

自那以後,美國便在這方面努力追趕甦聯。在來自東歐國家的研究人員的

   

幫助下,美國也研制出了相應的裝置。從理論上說 ,這種新式的電磁武器針
對的是敵方的電子和信息設備,但也可能針對人。據2000年3月份的《紐約時
報》的一篇文章說,這是一種非致命武器,它發出的電磁波能使人的皮膚產生
灼傷感,因此,可以用來驅散騷亂的人群。


  大功率電磁炸彈

  但最可怕的電磁武器是大功率微波發生裝置,是真正的電磁炸彈,其威力
可與核武器相比。這種“炸彈”可以用巡航導彈運載,也可以用遠程榴彈炮發
射。至于“馬克斯發生器”,它發生的電磁波能很快摧毀敵方的電子信息設
備。

  各國(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德國、荷蘭、意大利、法國)都在研
制這類可怕的武器,但它們都避而不談研究的情況。盡管如此,許多科學家一
致認為,這種武器總有一天會成為作戰部隊的武器之一。他們甚至認為,美國
軍隊似乎已經在使用這種武器。1992年4月,有報道說,美國向伊拉克投
擲了電磁炸彈,這可以被看作是電磁武器的首次試驗性使用。據軍事和工業人
士透露,在“沙漠風暴”行動開始時,美國海軍就在一些巡航導彈上安裝了電
磁發生裝置,針對的目標是伊拉克軍隊的防空和指揮系統,這類武器可能是美
國的一些實驗室里根據有關的軍事科研計劃研制出來的。

  現在,“射頻/微波”武器已經實現了“小型化”,已可以用車、船和飛
機運輸了。但軍人們認為,最“理想”的方案是將這種裝置安裝在衛星和軌道
平台上。這可以說又回到“星球大戰”了……觀察家們一致認為,在太空基
地、反導彈盾牌和通訊系統的周圍實施戰略防御,用各種定向能量武器來加強
這種防御,這顯然是美國在這個世紀里的首要任務之一。

  應當對這種新式的軍備競賽提出質疑,因為它關系到民主制和個人基本自
由的未來。

 

 

 

 

 

 

cj valenk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新網3月12日電據香港《文匯報》12日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成功研發出一種無聲無形的電磁波,能讓人產生厭惡感並立刻逃離現場,成為可應用於軍事上的最新安全非致命武器。

  在發布會上示範武器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上校塔福拉表示,這種威力強大的電磁波武器名為“主動拒絕系統”,射程達1000米,是當局花了15年研發的“最安全的非致命武器”,衹曾在前年于阿富汗短暫部署,從未參與戰鬥。

  據報導,這項嶄新科技的安全程度引發很多關注。負責研究系統生化影響的空軍研究實驗室強調,電磁波發出的高頻率微波為95千兆赫,會被輕易吸收,雖然產生極度不适的感覺,實際上並不灼痛皮膚,其射擊滲透距離也衹有0.4毫米,大大提升安全效果。設備甚至可設定在3秒後自動關閉,防止意外發生。該項科技可應用於驅趕群眾、邊境保安及保護基建等一系列用途。

cj valenk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美科學家研發了一種微型晶片,可植入人腦來幫助受損大腦恢復記憶能力。

 

 

 

 

 

 

美科學家研發了一種微型晶片,可植入人腦來幫助受損大腦恢復記憶能力。

中國網5月13日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科學家研發了一種微型晶片,可植入人腦來幫助受損大腦恢復記憶能力。據悉,這一微型晶片將在未來兩年時間內進行人體實驗。

來自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和維克森林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裏一直致力於研究大腦海馬區(負責處理記憶的大腦區域)。他們認為已經初步掌握人類記憶的産生原理,使得微型晶片植入人腦輔助記憶這一設想變得可行。

通過對老鼠和猴子大腦的實驗,研究人員發現大腦産生的生物信號可以被晶片産生的電子信號複製。研究人員為這一可喜的發現而興奮,他們預計5-10年內,患者就可用上這種恢復記憶的儀器。

研究人員期望通過植入晶片,幫助那些因大腦局部受損或中風而喪失記憶能力的患者,但這項研究的終極目標是治療老年癡呆症患者。(編譯:黃雲迪)

文章來源: 中國網

 

 

 

 

 

 

 

cj valenk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images-31images-30  讀到這裡讓我想到德國的醫學界,有一段時間在醫學史中曾經嚐試開人腦,並切除腦前葉以解決一些神經方面的問題,前腦葉白質切除術(lobotomy)是一種神經外科手術,包括切除腦前額葉外皮的連接組織,有時會被簡稱為腦白質切除術、腦葉切斷術等。腦白質切除術主要於1930年代到1950年代用來醫治一些精神病,這也是世界上第一種精神外科手術。包括精神分裂症、臨床憂鬱症,含有其他一些憂慮紊亂症。還包括一些被人們認為有神經病的人,比如說:喜怒無常、年少輕狂等。在19世紀末期,人們就開始嘗試對大腦實施手術以解決精神疾病,手術對象除了人之外,還包括狗、靈長類動物等。但是這一時期的手術沒有引起多少重視。1935年,約翰·富爾頓和卡羅爾·雅克布森在倫敦舉行的第二屆神經精神學會上發表報告,提到他們對黑猩猩實行兩側前連合切斷術後,黑猩猩的攻擊性行為減少。這一報告引起了葡萄牙醫生安東尼奧·莫尼斯的興趣,他開始嘗試用類似的方法治療人類的某些重大精神疾病。最初,他嘗試通過向額葉注射酒精的方式摧毀神經纖維,但是不久就發現這種做法也會損害到大腦的其他地方。於是他便開發出了被稱為腦白質切斷器的手術儀器來完成額葉的切除工作。    

 

 

9bfe173e2291df23b3ed445981e0115e   

標準手術
當實行這一手術時,醫生需要在病人的顱骨兩側各鑽一個小孔,然後將腦白質切斷器從洞中伸入病患腦部,在每側選擇三個位置實施手術。這個儀器的外形就像是一把修長而精緻的螺絲刀,不過它的頭部側面開了口而且沒有尖端。然後醫生需要拉動手柄,開口處的鋼絲在拉動作用下便會凸起,切斷神經纖維。1935年,阿爾梅達·利馬在莫尼斯的指導下完成了第一例這種手術,第二年他們將結果共之於眾。他們所治療的第一批20名病人全部存活了下來,這一手術很快在其他國家也流行起來。1949年,莫尼斯因此而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獎。 

images-27613  images-28  lobotomy4  

同莫尼斯一樣,美國醫生沃爾特·弗里曼也參加了1935年的倫敦會議。第二年在看到莫尼斯的報告之後,他開始嘗試實施自己的前腦葉切除手術。起初,他使用的是同莫尼斯一樣的手術方式,很快他就發展出自己的一種更加迅速便利的手術方式。在他的手術中,需要的工具是一個類似於冰錐的錐子和一個榔頭,病人被施以電擊以代替藥物麻醉。手術時將錐子經由眼球上部從眼眶中鑿入腦內,破壞掉相應的神經。這一過程十分迅速,而且某些情況甚至不需要手術室就可以施行。1936年到20世紀五十年代之間,美國大約實施了4萬到5萬例這樣的手術,弗里曼本人就做了3500例。

 

 

icepick  287182123_12ac5c7107  1351230_f520  lobotomy_tools   Lobotomy

 

 

 

現在對前腦葉白質切除術所做出的評價一般都是負面的,這主要是因為在當時的簡陋條件下,對大腦所實施的手術精度很低,對術後效果的評價也沒有客觀、可信的標準。而且手術對象在經過手術後往往喪失精神衝動,表現出類似痴呆、弱智的跡象。一些文學和影視作品(如《飛越瘋人院》)將前腦葉白質切除術描述成使人喪失反抗意識的手術。1950年左右所做出的調查表明,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例在手術後沒有多少變化,另外三分之一比術前還有所惡化。隨著後來藥物治療的發展和其他更精確腦外科手術的發展,前腦葉白質切除術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逐漸被拋棄。

images-18  lobotomy_02lobotomy2  images-29  

 

 

20d3   

 

在19世紀末期,人們就開始嘗試對大腦動手術以解決精神疾病,手術對象除了人之外,還包括靈長類動物等。但是這一時期的手術不多受重視。1935年,約翰·富爾頓和卡羅爾·雅克布森在倫敦舉行的第二屆神經精神學會上發表報告,提到他們對黑猩猩實行兩側前連合切斷術後,黑猩猩的攻擊性行為減少。這一報告引起了葡萄牙醫生安東尼奧·莫尼斯的興趣,他開始嘗試用類似的方法治療人類的某些重大精神疾病。最初,他嘗試通過向額葉注射酒精的方式摧毀神經纖維,但是不久就發現這種做法也會損害到大腦的其他地方。於是他便開發出了被稱為腦白質切斷器的手術儀器來完成額葉的切除工作。

 images-26  

 

 

標準手術[編輯]

當實行這一手術時,醫生需要在病人的顱骨兩側各鑽一個小孔,然後將腦白質切斷器從洞中伸入病患腦部,在每側選擇三個位置實施手術。這個儀器的外形就像是一把修長而精緻的螺絲刀,不過它的頭部側面開了口而且沒有尖端。然後醫生需要拉動手柄,開口處的鋼絲在拉動作用下便會凸起,切斷神經纖維。[4]1935年,阿爾梅達·利馬在莫尼斯的指導下完成了第一例這種手術,第二年公佈結果。他們所治療的第一批20名病人全部存活了下來,這一手術很快在其他國家也流行起來。1949年,莫尼斯因此而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獎images-25  

 

改進手術[編輯]

同莫尼斯一樣,美國醫生沃爾特·弗里曼也參加了1935年的倫敦會議。第二年在看到莫尼斯的報告之後,也嘗試動前腦葉切除手術。起初,他使用的是同莫尼斯一樣的手術方式,很快他就發展出自己的一種更加迅速便利的手術方式。在他的手術中,需要的工具是一個類似於冰錐的錐子和一個榔頭,病人被施以電擊以代替藥物麻醉。手術時將錐子經由眼球上部從眼眶中鑿入腦內,破壞掉相應的神經。這一過程十分迅速,而且某些情況甚至不需要手術室就可以施行。[6]1936年到20世紀五十年代之間,美國大約實施了4萬到5萬例這樣的手術,弗里曼本人就做了3500例。[7]

images-32   

 

 

 

 

 

cj valenk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電磁波的負面研究報告 

   在某些特殊環境使用手機所造成的災害及慢性病變。綜合發現電磁波對人體 

的影響及相關報告如下: 

Symptomsof ES(電磁波過敏症)ES(Electrical Sypersensitivity): 

電磁波過敏症是指長期暴露在電磁波環境中所造成神經與過敏的症狀,其症狀包 

含頭痛,眼睛灼熱,頭暈、嘔吐、皮膚疹、身體虛弱、關節肌肉疼痛、耳鳴、麻 

痺、臉腫脹、疲勞、下腹收縮痛、心律不整、心臟跳動不規則、呼吸困難…;, 

另外更嚴重可能會引起中風、沮喪、慌張、精神不集中、平衡感失調、抽筋、記 

憶力減退、淺眠等症狀。 

   每天使用2~15分鐘的人頭痛的機率會高於使用少於2分鐘人的兩倍,使用 

15~60分鐘的人會高於3倍,超過一小時的人會高出 6 倍。 

 

 

 

磁波對人體的危害 

   電磁波輻射能量較低,不會使物質發生游離現象,也不會直接破壞環境物質, 

但在到處充滿電子訊用品器材的現代生活,其電磁干擾特性卻不可掉以輕心,因 

為它隨時可能使人面臨危害的境地。電磁波的危害長時間使用電腦之後,會感到 

身體疲勞、眼睛疲倦、肩痛、頭痛、想睡、不安,這些都是受了電磁波的影響。 

電磁波還會使人的免疫機能下降、人體中的鈣質減少,並引致異常生產、流產、 

視覺障礙、阻礙細胞分裂如癌、白血病、腦腫瘤...等。此外,電磁波會散發出 

一種擾亂人體狀態的正離子。經實驗研究和調查觀察結果表明,電磁輻射對健康 

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複雜的,主要危害表現如下: 

 
 
 
 
 
 
 

中樞神經系統的危害

   神經系統對電磁輻射的作用很敏感,受其低強度反複作用後,中樞神經系統 

機能發生改變,出現神經衰弱症候群,主要表現有頭痛,頭暈,無力,記憶力減 

退,睡眠障礙(失眠,多夢或嗜睡),白天打瞌睡,易激動,多汗,心悸,胸悶, 

脫髮等,尤其是入睡困難,無力,多汗和記憶力減退更為突出.這些均說明大腦 

是抑制過程佔優勢.所以受害者除有上述症候群外,還表現有短時間記憶力減 

退,視覺運動反應時值明顥延長;手腦協調動作差,表現對數字劃記速度減慢, 

出現錯誤較多. 

 
 
 
 
 
 
 
 
 

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危害 

   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動物實驗和對人群受輻射作用的研究和調查表明,人體 

的白血球吞噬細菌的百分率和吞噬的細菌數均下降.此外受電磁輻射長期作用的

 
 
 
 
 
 
 
 
 

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受電磁輻射作用的人,常發生血液動力學失調,血管通透性和張力降低.由 

於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受到影響,人們多以心動過緩症狀出現,少數呈現心動過 

速.受害者出現血壓波動,開始升高,後又回復至正常,最後出現血壓偏低;心 

電圖出現R T 波的電壓下降,這是迷走神經的過敏反應,也是心肌營養障礙的 

結果;P?Q間的延長,P波加寬,說明房室傳導不良.此外,長期受電磁輻射作 

用的人,其心血管系統的疾病,會更早更易促使其發生和發展. 

四對血液系統的的影

 

 

   在電磁輻射的作用下,周圍血像可出現白血球不穩定,主要是下降傾向,白 

血球減少.紅血球的生成受到抑制,出現網狀紅血球減少.對操縱雷達的人健康 

調查結果表明,多數人出現白血球降低.此外,當無線電波和放射線同時作用人 

體時,對血液系統的作用較單一因素作用可產生更明顯的傷害. 

五 對生殖系統和遺傳的影響 

   長期接觸超短波發生器的人,可出現男人性機能下降,陽萎;女人出現月經 

周期紊亂.由於睪丸的血液循環不良,對電磁輻射非常敏感,精子生成受到抑制 

而影響生育;使卵細胞出現變性,破壞了排卵過程,而使女性失去生育能力。  

  高強度的電磁輻射可以產生遺傳效應,使睪丸染色體出現畸變和有絲分裂異 

常.妊娠婦女在早期或在妊娠前,接受了短波透熱療法,結果使其子代出現先天 

性出生缺陷(畸形嬰兒). 

 
 
 
 
 
 
 

六 對視覺系統的影響 

   眼組織含有大量的水份,易吸收電磁輻射功率,而且眼的血流量少,故在電 

磁輻射作用下,眼球的溫度易升高.溫度升高是造成產生白內障的主要條件,溫 

度上升導玫眼晶狀體蛋白質凝固,多數學者認為,較低強度的微波長期作用,可 

以加速晶狀體的衰老和混濁,並有可能使有色視野縮小和暗適應時間延長,造成 

某些視覺障礙.此外,長期低強度電磁輻射的作用,可促使視覺疲勞,眼感到不 

舒適和眼感乾燥等現象 

七 電磁輻射的致癌和致癌作用 

   大部份實驗動物經微波作用後,可以使癌的發生率上升.一些微波生物學家 

的實驗表明,電磁輻射會促使人體內的(遺傳基因),微粒細胞染色體發生突變 

和有絲分裂異常,而使某些組織出現病理性增生過程,使正常細胞變為癌細胞. 

美國駐國外一大使館人員長期受到微波竊聽所發射的高度電磁輻射的作用,造成 

大使館人員白血球數上升,癌發生率較正常人為高.又如受高功率遠程微波雷達

 
 
 
 

cj valenk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磁波對人體有兩種不同的影響,一種是有形的「熱能」,另一種是無形的「磁波」。當我們長時間使用手提電話後,通常會感到耳朵溫熱,這就是電磁波產生的「熱能」對人體所產生影響。

一直以來,不同國家的科學家都利用老鼠進行研究,以查證電磁波輻射在生物體內引起的生物效應,這由於老鼠的腦組織與人類大腦組織相似,科學家有理由相信,在老鼠大腦出現的問題也會在人類大腦出現;至今醫、學界與產業界對電磁波的傷害仍持正反兩面的看法,姑勿論孰是孰非,我們都需要認識及正視電磁波對人體的傷害,讓自己有所警惕及防範。

腦細胞死亡

有外國科學家進行實驗,將老鼠暴露於相等於手提電話的電磁波輻射中,五十天後,發現那些暴露於中量或大量輻射的老鼠,其大腦細胞的死亡數目較多;一年半後,受電磁波照射的老鼠死了,醫生解剖發現,老鼠的腦部在九個月後已顯現腫瘤,且日漸增大。科學家相信,人體的累積效應在十年後才會顯現出來,且手提電話高使用者罹患腫瘤的機率較高。有腫瘤專家及腦癌外科醫師亦指出,他們為這些手提電話高使用者切除腦瘤時發現,腦瘤部位與手機天線排成直線,並且是在多數使用手提電話的那一邊。

血腦屏障損毀

 

 

 

 

手提電話釋放的電磁波輻射可能會損害人體的血腦屏障,使阻止血液中有害物質進入大腦的功能消失,結果有可能引起頭痛,降低學習、記憶和活動的能力,甚至有可能導致老年癡呆症提早出現。

白內障

無論電磁波輻射到達人體全部或部份位置,都會因熱作用而使人體全部或部份體溫上升,雖然人體體內血流通常會排走熱能,但眼球部份的熱能很難經由血流擴散,這樣很容易引致白內障。另有研究發現,手提電話使用者罹患眼色素層黑素瘤 (uveal melanoma) 的機率高三倍。

兒童白血病

手提電話電磁波到達兒童身上的速度,比成年人快 15-20 秒,因此對兒童的危害程度更大,其中以腦部組織特別易受影響,最終有可能導致白血病。

器官

很多人喜歡把手提電話垂掛在胸前,或放在衫袋、褲袋中,電磁波雖肉眼不能看見,卻是無孔不入,這樣長期下去,有可能對心臟、腹腔器官、內分泌功能、男性精子數目等造成不良影響。

眼癌

手提電話高使用者罹患眼癌的機率是不常使用者的三倍。在眼球的彩虹層有一種黑細胞,當黑細胞暴露於電磁波輻射時會開始增長,或使分裂速度加快;換句話說,人體眼睛本已有黑色素層,而手提電話電磁波有可能促使黑色素層病變形成癌症。

癌症

手提電話高使用者患上癌症,包括神經上皮腫瘤 (Neuroepithelial tumors) 、血管肉瘤 (angiosarcoma) 、乳癌 (breast cancer) 等,且患癌機率較低使用者高兩倍。

 

 

以上綜合了各國科學家及醫學界專員的研究分析,指出手提電話電磁波輻射對人體健康有可能造成的傷害;即使目前尚未有百分百準確的定論,但預防勝於治療,做足防範措施才是明智之舉。

 

 

 

cj valenk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軍計畫打造出一種可用人腦遠端控制、類似阿凡達一樣的「擬人機器人」軍團。(圖/取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在2013年的算報告中,露了一項名為「阿凡達」的計畫。第一期研發經費為700萬美元,最終目的是要打造出一種可用人腦遠端控制、類似阿凡達一樣的「擬人機器人」軍團,以代替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將士,進而在未來作戰中真正實現「零傷亡」的神話。

據稱,該項目之所以如此命名,其靈感正是來自電影《阿凡達》。因為美國人在命名研發項目時,通常喜歡取一個響亮、形象化的代號,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星球大戰」計畫等。

「阿凡達」專案一經曝光即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有驚奇、有肯定,而更多的,則是質疑和猜測。

神秘「阿凡達」如何打造

其實,「阿凡達」計畫原理及思路十分簡單,只不過與電影中具有科幻色彩的設計稍有不同。美國國防部想要打造的「阿凡達」戰士是一種「半智慧」型高科技機器人。在控制模式上,跟電影中「人機二合一」的模式不同的是,美軍版「阿凡達」的控制模式為「人-機器-機器」。

 

 

 

透過一種「人機界面技術」(Brain-Machine Interface)來實現人腦意識對機器人的控制指揮。該技術主要是利用腦電波儀、近紅外線光譜儀等「讀腦」裝置,精確捕捉人類在思考時腦部及血流產生的微弱變化,並加以儲存、解析和識別,構建一個完善的人機交互介面或平臺,進而實現人對機器人的控制。

與美軍現役的「赫爾墨斯」、「魔爪」、「劍」等輪式或履帶機器人不同的是,「阿凡達」戰士的外形將與人類外形十分接近,它們擁有強健有力的機械雙足,可以在複雜多變的各種戰場環境中自由行走,能靈活跨越多種障礙。更重要的是,它在操作人員思維的遙控指揮下行動,與傳統遙控方式相比,類人機器人變得不再死板,操控更加靈活,而且減少了使用人手操作裝置的中間環節。未來戰場上,士兵可操控「阿凡達」戰士根據看到的情況迅速對戰場態勢作出判斷,及時準確地展開行動,並與人類士兵協調配合,使作戰行動更加符合戰場指揮員的意圖。

美軍認為,未來戰爭必定是「代理士兵」機器人之間的對決。未來作戰很可能是這樣一幕:戴有特殊裝置的人類戰士,在遠離戰場的後方基地,或躺、或站、或坐,靜靜地感受著整個作戰過程,而在思維控制下的「阿凡達」軍團卻在前線衝鋒陷陣。「浴血」奮戰。

距離實戰究竟有多遠

 

 

 

 

 

據美國國防部官員稱,目前「阿凡達」計畫在遠端視覺呈現、遠端操控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即使如此,人們還是對其最終能否走向實戰心生懷疑。因為該計畫僅

涵蓋電腦、生物工程、人工智慧、感測器等多個學科領域,而且其某些關鍵技術,諸如「讀腦術」 「操控術」等,都不是在現有技術基礎上通過提高就可實現的,必須依賴於這些領域內革命性的跨越和突破。在一定時期內要想取得初步成果恐怕都很難,更別說研發成功了。走向實戰則更像是癡人說夢。

 

 

 

 

 

 

 

 

 

cj valenk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榮輝╱台南報導】手機用LINE通訊時要小心電磁波危害健康!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副秘書長邱春華,最近檢測國內多家知名品牌手機,發現手機上網用LINE時產生的電磁波,竟然是不使用時的5至6萬倍,十分驚人。她表示,人是電磁波導電體,用愈久、危害愈大,民眾要注意使用手機安全,遠離電磁波危害,最好下載在電腦上使用。

邱春華針對三星、SONY、hTC、iPhone4、SHARP等品牌及不同型號手機,進行上網及上網使用LINE時的電磁波值檢測。結果不管是用哪種手機,只要待機就會有微量電磁波產生,上網後電磁波明顯飆高,有的手機最大值甚至是不使用時的5至6萬倍,若遇訊號不好情況,電磁波還會更高。 
邱春華表示,德國健康住宅規範電磁波檢測標準是每平方公尺只有0.1微瓦,故手機電磁波影響健康可想而知,使用LINE危害健康更厲害。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也是腦神經外科醫師的林高章表示,長期使用手機滑LINE,會造成腱鞘炎、腕隧道症候群、肩頸痠痛、麻木等症候;而長期暴露電磁波下,據世界衛生組識調查約有3%至5%的人,有可能造成電磁波敏感症,產生倦怠、疲勞、頭暈、耳鳴、失眠、頭痛等症狀。
林高章建議,使用電腦版傳LINE較安全,如果非得用手機,通話時間愈短愈好,最好使用無線耳機,否則也應讓手機距離耳邊至少2公分以上。 

其他軟體也要慎防

台南大學生態科技學系教授兼主任鄭先祐認為,使用手機時,訊號會往使用者集中,以達良好收訊效果,不僅是LINE,使用其他等軟體時也是一樣,手機訊號會更密集往使用者集中,讓軟體執行更順暢,共振情況電磁波就會不斷升高。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義工隊隊長吳美香表示,民眾不管是在等車、走路、上課都低頭在滑動手機或是與朋友手機LINE來LINE去,不僅造成眼睛痠澀、上課不專心、肩頸痠痛不適。 

 

 

須加強安全宣導」

 

 

 

吳美香說,尤其電磁波對青少年健康危害更嚴重,建議家長不要讓學童太早使用手機。
中華藥理大學副教授和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創會會長陳椒華表示,手機上網使用LINE人口眾多,她建議相關單位應加強宣導使用手機安全。 

使用手機注意事項

.12歲以下小孩和孕婦不要使用。
.手機距離耳邊至少2公分以上。
.通話時間愈短愈好,最好使用無線耳機通話。
.睡覺時別將手機放在床頭或靠近床頭充電。
.勿將手機放在靠近胸部的口袋裡。
.放置手機最好使用電磁波遮布。
資料來源: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 

 

 

cj valenk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