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神話~故事~歷史~人物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卡門》是比才的一部歌劇,故事改編自梅里美的同名小說。該劇在比才死後才獲得成功。美國女高音格拉汀·法拉的有聲電影和查理·卓別林的一部無聲電影更是擴大了歌劇的名聲。20世紀80年代有過一次卡門熱潮。1983年的幾個月內,彼得·布魯克改編版的《卡門悲劇》上演,在隆達導演弗朗切斯哥·羅斯協同多明哥拍攝了電影版的卡門。

 

普羅斯佩·梅里美[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梅里美
 
普羅斯佩·梅里美
出生 1803年9月28日
巴黎
逝世 1870年9月23日 (66歲)
康城
國籍 法國
知名作品 卡門 (1845)
 
普羅斯佩·梅里美

普羅斯佩·梅里美Prosper Mérimée,1803年9月28日-1870年9月23日),法國現實主義作家,中短篇小說大師,劇作家,歷史學家

主要作品[編輯]

 

 

    ((((((一天,我靠在欄杆上抽煙,天已經很黑了。就在這時,從河裡爬上來一位姑娘,她走到我身旁坐下。她頭上戴著一大束茉莉花,花朵在安靜的夜晚散發著迷人的香味。她穿得非常簡單,就像那些風流的女工一樣,晚上穿得很少走在大街上。而那些有身份的人,只有在上午的時候才穿黑色的衣服,她們晚上按照法蘭西式服飾打扮自己。))))

   (((她走到我身旁的時候,把裹在頭髮上的毛巾滑到肩上。從微弱的光亮中,我看出她很年輕,並且很嬌小,她的眼睛大大的。當她坐在我旁邊時,我把手中的雪茄扔在了地上,這在法蘭西是一種禮貌的舉動,她看出來了,輕聲對我說:「實際上我很喜歡煙草的味道,偶爾我也會抽幾口很香的煙。」)))

人物[編輯]

  • 祖尼伽,中士(男低音)
  • 唐·荷塞,一位年輕的初級軍官(男高音)
  • 莫拉雷,沙展(男低音)
  • 埃斯卡米諾,鬥牛士(男中音)
  • 當卡洛和雷蒙達多,走私者(男高音 和 男中音)
  • 卡門,一位吉普賽女郎(女高音,次女高音 或者 女中音)
  • 法斯該達和梅塞德斯,卡門的吉卜賽朋友(女高音 和 次女高音)
  • 米凱拉,一位農村姑娘,唐·荷塞的未婚妻(女高音)

 

 

 

背景[編輯]

1896年的美國海報

地點:西班牙塞維亞 時間:19世紀初

歌劇通過光影對比來渲染那些陰暗的行動。第一幕是在塞維亞的街頭,看守來回的走動。菸廠女工的鬥毆;第二幕是吉卜賽人的生活和舞蹈;第三幕是走私者的肖像;第四幕:鬥牛士的遊行行列。金髮美女米凱拉體現著歌劇抒情的一面,她是何塞的戀人和他母親的信使。她的舉止是如此的優雅,樂隊的音樂也是如此。

西班牙吉卜賽女郎卡門生活在感官世界裡。她受著愛欲的驅使,在愛過很多男人後,又看上了沙展何塞。她使出盡渾身解數要何塞上鉤,讓他去和人打鬥和違反軍法,讓他不得不逃走。他對卡門的愛讓他能逆來順受,但當卡門變心時,他終於絕望了。去看過彌留的母親之後,他知道自己還愛著卡門。他倆在鬥牛場前相遇了。在此之前卡門已答應艾斯卡米諾的求婚。何塞懇求卡門回心轉意,卡門不答應,並要跑到艾斯卡米諾那,憤怒的何塞把匕首刺進她的胸膛。

 

 

劇情[編輯]

第一幕[編輯]

塞維亞一個美麗的廣場中有一座橋。在守衛房的左側有間煙廠。米凱拉來找唐·何塞,但她不但沒找到他,還被頑皮的士兵騷擾,只好先離開等一下再過來。荷塞來接莫拉雷的班,他的上級長官是中士祖尼伽。煙廠女工在休息時湧出工廠,此時卡門出現了,所有男人都來此向她求愛,除了荷塞之外。但卡門卻看上了他,荷賽的未婚妻米凱拉帶來他母親的訊息和問候唐·荷塞,她走後,煙廠發生了鬥毆,荷賽抓住了卡門,當時卡門拿著小刀要威脅自己的工友。她被荷塞看管著,卡門一直誘惑何塞,荷賽終於受不住卡門的甜言蜜語,放她出去並愛上了她

 

 

 

 

 

第二幕[編輯]

走私者酒店裡的晚上,吉卜賽女郎的歌舞(卡門,法斯蓋達,梅賽德斯:「The rattling, ringing tambourine.」)。鬥牛士艾斯卡米諾來到並受到熱列歡迎。他們唱起鬥牛士之歌(「To the fight, torero」)。丹開羅、雷蒙達多、卡門、法斯蓋達和梅賽德斯得決定組成走私者集團。但卡門拒絕加入,因為她正等著何塞。何塞為她坐了牢,在刑滿出獄後何塞到了當地,但召喚的號聲也在此時響起,卡門阻止他不讓他去報到。 (Canzonetta:「Halt, who goes there.」)祖尼伽突然出現,何塞一怒之下拔劍對抗。但中士很快就被走私者繳了械,何塞也只好跟卡門入伙了。(二重唱和舞蹈,卡門,唐·何塞:「I will dance in your honour.」)

 

 

 

 

 

第三幕[編輯]

在一個山谷裡,何塞和走私者一起行動(六重唱和合唱:「Listen, comrades」),但卡門已不再愛他。她現在已經愛上了艾斯卡米諾。(三重唱,關於撲克牌:「Shuffle, shuffle, cut them, cut them.」)走私者阻止何塞和艾斯卡米諾的決鬥(二重唱:「I am Escamillo.」)米凱拉來到(詠嘆調:「Here is the smugglers』stronghold」)並告訴何塞,他的媽媽將不久於人世。何塞便離開了大

 

第四幕[編輯]

塞維亞鬥牛場前的廣場,鬥牛士們擁擠的在場外遊行。卡門答應艾斯卡米諾的求婚,條件是他能勝利歸來。當她要進場的時候,碰上了臉色蒼白的何塞。(二重唱,卡門,唐·何塞:「Is it thou; it is I.」)何塞最後一次向卡門求愛,但卡門拒絕了。因此何塞就把匕首插到了卡門的胸口,當勝利的艾斯卡米諾回到廣場的時候,卡門已經斷氣了。最後,何塞向士兵自首,這場三角關係的悲劇就這樣落幕了。

 

 

 

卡門第一組曲[編輯]

  • 曲目01《前奏曲-鬥牛士進行曲》幕啟,濃郁的西班牙風格
  • 曲目02《阿拉貢舞曲》氣魄宏大的開場
  • 曲目03《間奏曲》美麗的西班牙田園風光
  • 曲目04《賽吉利亞舞曲》 幽默歡快的柔板
  • 曲目05《阿而卡拉龍騎兵》威風凜凜
  • 曲目06《鬥牛士進行曲》 場面宏大,歡快,氣氛被推向頂點

 

 

卡門第二組曲[編輯]

  • 曲目07《走私販進行曲》 滑稽的,小偷小摸的味道
  • 曲目08《街頭少年合唱:哈巴涅拉》純音樂,沒有唱部
  • 曲目09《夜曲》 西班牙的夜晚
  • 曲目10《鬥牛士之歌》聽聽鬥牛士的心事《鬥牛士進行曲》再現
  • 曲目11《在山中》山中的號角和舞蹈
  • 曲目12《波西米亞舞曲》《卡門》 一劇在緊湊的音樂聲中落下帷幕

 

 

 

 

比才

 

喬治·比才[1]法語Georges Bizet,1838年10月25日-1875年6月3日),法國作曲家。比才著名的作品包括歌劇卡門》、戲劇配樂《阿萊城的姑娘》等。

比才生於巴黎,本名Alexandre César Léopold Bizet。九歲時就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1857年他獲得羅馬獎金,後到羅馬進修三年。1863年比才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劇《採珍珠者》。

比才最著名的作品《卡門》創作於1873年;該劇取材於法國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說;寫出身農家的龍騎兵士官唐霍賽,在吉卜賽煙草女工卡門的誘惑下,墮入情網,成為走私販,最後在情場角逐中手刃卡門的故事。該劇由於題材等因素,最初的演出並沒有獲得很大的成功。

1873年他創作完成的作品還有歌劇《羅馬》。

《卡門》首演失敗,神童著稱的比才,受不了打擊,一病不起,三個月後逝世。但巧的是,卡門後來重演,從此成為世界歌劇之一,當日就是比才出殯的日子。

然而,聖桑柴科夫斯基德布西等人都給予該劇很高的評價。尼採甚至以此部歌劇來對華格納的作品進行抨擊。後來的事實驗證了他們的預見,《卡門》成為最著名的歌劇作品之一,也是歌劇史上演出最多的作品。

 

 

 

 

 

 

 

 

 

 

cj valenk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莎樂美希臘語:Σαλωμη)是《聖經》中的人物,許多世紀以來一直是基督教世界文藝作品的一個主題,有用她故事的題材編寫的歌劇電影和大量的繪畫作品,但在《聖經》中這個人物並沒有名字,是來源於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斯的著作。現代考古學已經證明莎樂美是一個確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她是羅馬皇帝尼祿安插的小亞美尼亞國王阿里斯托布盧斯的妻子,正與約瑟夫斯的記載一致。阿里斯托布盧斯發行的金幣的背面有他妻子的頭像,上面標註的名字為希臘文ΣΆΛΩΜΉ,讀作「莎樂美」。 [1]

 

 

 

 

聖經中的莎樂美[編輯]

根據《聖經·新約》記載:

那時,分封的王希律聽見耶穌的名聲,就對臣僕說:「這是施洗的約翰從死裡復活,所以這些異能從他裡面發出來。」起先希律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把約翰拿住鎖在監裡。因為約翰曾對他說:「你娶這婦人是不合理的。」希律就想要殺他,只是怕百姓,因為他們以約翰為先知。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羅底的女兒在眾人面前跳舞,使希律歡喜。希律就起誓,應許隨她所求的給她。女兒被母親所使,就說:「請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我。」王便憂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給她。於是打發人去,在監里斬了約翰,把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了女子,女子拿去給她母親。約翰的門徒來,把屍首領去埋葬了,就去告訴耶穌。(《馬太福音第14章第1-12節,和合本

馬可福音第6章第14-29節中也有相似的描述。

 

 

 

約瑟夫斯的記載[編輯]

(注意其中有很多人物互相重名)

「希羅底嫁給了大希律王的兒子希律……生了一個女兒,取名叫莎樂美;在莎樂美出生後,希羅底與自己的丈夫離婚,然後再嫁給丈夫的堂兄希律(此希律指羅馬帝國安插的加利利王公希律·安提帕斯,也即馬太福音中所謂「分封的王希律」)……而莎樂美嫁給了希律的兒子腓力(指以土利亞特拉可尼地區的王公希律·腓力二世,也是羅馬的傀儡,見路加福音3.1)。腓力無嗣而終後,莎樂美又嫁給了阿格里帕的兄弟希律的兒子阿里斯托布盧斯(指羅馬安插的小亞美尼亞國王阿里斯托布盧斯);他們生了三個兒子,分別叫希律、阿格里帕和阿里斯托布盧斯」。

 

 

 

 

藝術中的莎樂美[編輯]

莎樂美,作者為提香

王爾德的戲劇《莎樂美》[編輯]

1893年寫成,1897年上演。

王爾德筆下的沙樂美,是美艷、性感、危險、頹廢的。王爾德的莎樂美雖然仍然以聖經為藍本,但卻顛覆了以往基督教傳統文化中的莎樂美形象,從此莎樂美成為現代藝術中經常出現的人物形象。在劇裡,因為施洗約翰拒絕了沙樂美的愛,使沙樂美在為希律王演出了七層紗舞之後向父王要求要了約翰的頭。然而當希律王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她面前,她卻捧著約翰的頭談情說愛而拒絕了希律王的要求。這使希律王十分震怒,並下令把莎樂美同樣地砍頭。

《莎樂美》一劇也成為唯美主義藝術的代表作。1905年理察·施特勞斯改編的歌劇版本首演。

王爾德的戲劇中莎樂美的結局與歷史上的真實事件完全不同。實際上莎樂美並沒有被處死,她至少活到了公元55年以後。

 

 

 

 

 

 

 

比亞茲萊在1894年為王爾德劇作《莎樂美》英譯版創作的插畫「孔雀裙」

 

 

 

 

 

 

 


 

 

 

 

 

 

 

salome.jpg法國電影

(歌劇)

 

 

 

 

 

 

 

 

 

cj valenk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